红外对射探测器原理 主动红外对射入侵探测器由主动红外发射机和主动红外接收机组成,当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被*遮断或按给定百分比遮断时能产生报警状态的装置,叫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主动红外发射机通常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作光源,其主要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交直流均可使用,并可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直接驱动。现在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多数是采用互补型自激多谐振荡电路作驱动电源,直接加在红外发光二级管两端,使其发出经脉冲调制的、占空比很高的红外光束,这既降低了电源的功耗,又增强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抗干扰能力 主动红外接收机中的光电传感器通常采用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硅光电池、硅雪崩二极管等,按GBl0408.4—2000《入侵探测器 *4部分:主动红外对射入侵探测器》规定:“探测器在制造厂商规定的探测距离工作时,辐射信号被*或按给定百分比遮光的持续时间大于40ms时,探测器应产生报警状态。”为什么要给出一个范围呢?原因是不同的使用部位可以设定(调节)不同的较短遮光时间,这有益于减少系统的误报警。 主动红外对射发射机所发红外光束定发散角,在GBl0408.4—2000标准中规定:“室内使用时,发射机与接收机经正确安装和对准,并工作在制造厂商规定的探测距离,辐射能量有75%。被持久地遮挡时,接收机不应产生报警状态。”对于室外使用受温度和太阳光的影响,红外光束的灵敏度会有所降低。为了减少由此引起的误报警,安装使用中应让发射机与接收机轴线重合。 ●功能特点: 1、**MCU模块,技术先进,性能优越。 2、人工智能识别技术,防止恶意入侵。 3、数字变频**强信号滤波,**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4、具有**、防尘、防虫进线口。 5、具有多重防拆卸、防断电、防移动保护功能。 6、自动错码抗干扰技术。 7、嵌入式光轴调整电压显示,便捷式光轴调整机构。 8、**低功耗控制,传输距离更远。 9、整机结构一体化优化设计,造型轻巧,简洁美观。 10、对射防范警戒距离稳定,灵敏度高,室内室外全天候工作。 11、有线报警输出,可接国内外各种报警主机。 ●技术参数: 光束数 二 束 探测方式 二光束同时遮断检知式 光源 红外LED 感应速度 50-700msec 警报输出 继电器接点输出1c,接点电容量AC DC 30V 0.5max 电源电压 DC12-24V AC10V-15V 消耗电流 65mA ~ 85mA 使用温度范围 -25°~ +55℃ 防拆输出 接点输出1b 光轴调整角度 水平:180°(±90°) 光轴调整角度 垂直:10°(±5°) 其他附加机能 接收指示,光轴测试点 材质 ABS树脂 重量 850g(发射机+接收机) 侦测范围 红外光不间歇一秒发1000光束,所以是脉动式红外光束。由此这些对射无法传输很远距离(600米内)。 利用光束遮断方式的探测器当有人横跨过监控防护区时,遮断不可见的红外线光束而引发警报。常用于室外围墙报警,它总是成对使用:一个发射,一个接收。发射机发出一束或多束人眼无法看到的红外光,形成警戒线,有物体通过,光线被遮挡,接收机信号发生变化,放大处理后报警。红外对射探头要选择合适的响应时间:太短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干扰,如小鸟飞过,小动物穿过等;太长会发生漏报。通常以10米/秒的速度来确定较短遮光时间。若人的宽度为20厘米,则较短遮断时间为20毫秒。大于20毫秒报警,小于20毫秒不报警。 红外对射探测器主要应用于距离比较远的围墙、楼体等建筑物,与红外对射栅栏相比,他的防雨、防尘、抗干扰等能力更强,在家庭防盗系统中主要应用于别墅和*院。 目前,常见的主动红外探测器有两光束、三光束、四光束,距离从30米到300米不等,也有部分厂家生产远距离多光束的“光墙”,主要应用于厂矿企业和一些特殊的场所。 在家庭应用中,我们较多是使用100米以下的产品,在这个距离中,红外栅栏和红外对射探测器均可使用:如果是安装与阳台、窗户、过道等,**用红外栅栏;如果是安装于楼体、院墙等,就应该选用红外对射探测器;在选择产品时,只能选择大于实际探测距离的产品。